今天是:
我校80届校友举行毕业35周年隆重聚会
编辑日期:2015-5-18  作者:单位管理员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为了共叙母校恩、师生谊、生生情,畅谈母校的发展和各自的成长的经历,2015年5月16日我校80届校友与母校老师在美丽的城市池州举行联谊活动。唐晓发校长应邀参加了活动。

    这一天,池州东榕假日酒店洋溢着喜庆气氛,同学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喜悦溢出心怀,心情无比灿烂,生生见面、师生见面感慨万千。大家纷纷互相介绍,握手拥抱,诉说思恋之情。当年的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如今都已年过半百,功成名就。大家相见的第一刻都是那样地激动、那样无拘无束,仿佛又回到了35年前的校园。

    在随后的联谊会上,首先由池州地区校友代表杨利民致欢迎词,他作诗一首,表达对母校、老师、同学们的想念,诗中饱含深情,内容风趣幽默,令人回味无穷。合肥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美国佛蒙特(Vermont)州的佛蒙特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吴信东校友做主旨讲话,他重点讲了三方面内容:1、回顾了在母校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2、拳拳赤子心、殷殷母校情,大家一定要心系母校,为母校的发展献计出力,3、相聚不易,珍惜友谊,做好未来聚会规划。唐校长在讲话中回顾了同学们在浮中那段艰苦而令人难忘的两年高中生活,祝贺大家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了卓越的成就,感谢大家关注母校发展,支持浮中建设,真诚邀请大家常回家看看,并送上了对他们美好的祝福………联谊会一直持续到下午四点多,大家仍然意犹未尽、有说不完的前尘往事,道不尽的离情别绪。

    会上,校友们向当年的老师们献上美丽的鲜花,感谢老师们的教育和培养。为了让友谊不断延续,感情不断加深,还宣布了“浮山中学80届校友联谊会”组成人员名单。

    聚餐时大家欢聚一堂,举杯同庆,畅饮叙旧。大家谈论过去的往事,畅想美好的未来,每个人都是那样的激动、喜悦、欢乐……….(王士银)




附1:浮山中学唐晓发校长在80届毕业生35周年聚会上的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先生、亲爱的师兄、师姐们:

    大家好!

    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很荣幸在这美丽的池州参加浮中80届校友毕业35周年的聚会!35年前,浮渡山的缘分让我们相聚于浮山中学;35年后的今天,大九华的灵气又让我们重逢于美丽的江南小城。感受师友深情,分享重逢欢乐,此时我顿悟出飞来峰上“何处飞来”的玄机!

    1978年,同学们怀揣理想和希望,走进了浮山中学这所有着光荣传统的历史名校,开始了人生美好而又难忘的一段旅程。两年艰苦而紧张的高中生活,大家一定还会记得庄严的钟大楼、古老的华严寺,还记得男士止步的二十四间和沼气扑鼻的北五间。当年满头白发但中气十足的李校医言犹在耳,而我们尊敬的各位老先生上课时挥洒豪情的身影更是历历在目。课堂上,大家聚精会神,侧耳聆听,讨论问题时,坦诚交流,真情碰撞;运动场上,大家生龙活虎,激情四射;下课了,我们争先恐后冲向食堂抢饭桶;放学后,我们又拎着自制的吊桶到大井里打水;竹林晨读,书声琅琅;统铺夜谈,群情振奋;浮山登高,豪情满怀;清水塘边,白荡湖畔,浮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我们青春的背影……这一幕幕情景真正令人刻骨铭心!

    名山孕育了名校,名校辉映着名山。尊敬的老师,亲爱的校友,我们的母校已经走过了九十年波澜壮阔的光辉历程,她诞生于旧中国风雨飘摇的艰难岁月里,发展于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潮流中,勃兴于改革开放的神奇春天里。九十年风雨兼程,我们的母校已从一所穷乡僻壤里的乡村小学成长为独具特色、名扬江淮的省级示范高中。一代代浮中人继承发扬“抱寒守志”的浮中精神,在这里谱写了一曲曲雄壮激昂的优美华章,成就了一个个美丽神奇的教育神话。今天的浮中人清醒的认识到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来临,浮山中学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永立潮头,这需要浮中前辈们的不断指教,需要全体校友们的持续关注。

    亲爱的校友们,转眼之间,你们离开母校已有35年了,当年的青春年少,如今都已年过半百,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都做出了卓越的成就,你们中有蜚声海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纵横商海的商界精英,更有许多在建设祖国的各条战线上默默奉献的平凡而伟大的普通群众。难能可贵的是,不管大家身处何地,都时刻以自己的拳拳真情关注母校发展,支持浮中建设,母校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作为母校校长,我深深的为你们今天的成就感到无尚荣光,对你们倾注母校的这份挚爱表示衷心的感谢!作为你们的学弟,我将以大家为榜样,和全体浮中人一起奋力拼搏,锐意进取,努力把我们的母校——浮山中学建设得更加美好!

    最后,祝福各位师姐更加青春靓丽,祝福各位师兄更加英俊潇洒,祝福我们尊敬的老先生健康长寿!祝福我们浮山中学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衷心希望大家常回家看看!

    谢谢大家! 

2015年5月16日

 

附2:浮山中学80届校友杨利民在毕业35周年池州聚会致辞稿


 

    时值红五月,欢聚绿池州。曾记否?恰同学少年,乘改革春风,聚白荡湖畔,浮山东麓,飞来峰下,晨锺暮鼓,书声朗朗。两载寒窗苦读,百年学友情深。分别三十五载,相逢盛世盛年。不说功成名就,可谓无怨无悔。叹重聚恨晚,诉相思之苦,说相爱之情,交相欢之心,推相干之学,研相关之题;享革新成果,谋今后发展。

    母校恩师,没齿难忘。百年名校,树人千万。我等不才,鲜有大德。 千人计划,长江学者;劳动模范,赫然在列。各行各业,多为能手;各尽其职,皆有业绩。乡野顽童,终成才俊;服务人民,贡献家国。何以有成?赖有恩师。有生一日,不负师教;有生一日,皆报恩时。

    古城池州,皖江明珠。北临长江,南望黄山。山水毓秀,宜游宜居。地灵人杰,名士多栖。陶公挂印后,隐居古东流;来池城读书,看昭明文选;青莲游秋浦,秋浦歌十七;杜牧刺池州,清明诗流传;包公素铁面,掘井而惠民;抗金岳穆经池州,得得寻芳上翠薇。千载诗人地,古傩青阳腔。阅千年文史,游秀丽城乡。古塔临湖,清溪映月,平天看潮,齐山听松,秋浦漂流,鹤湖升金,大王神洞,蓬莱仙境,牯牛天降,舜耕历山,九华佛地,地藏护佑。而今不见牧童遥指,但北斗导航,直达杏花村里。煮包公美酒,沏霄坑香茶。把酒回味当年情,品茗展望未来景。

    生逢盛世,承享太平。时势造我,当怀感恩。不言骐骥将伏枥,愿加长鞭再驰骋,为民报得三春晖,岂可不尽寸草心!

                                        二〇一五年五月十六日

 

 附3:我校80届校友吴信东在毕业35周年池州聚会上的讲话稿

 

各位老师、唐校长、同学们:

    作为恢复高考后进入浮山中学的第一届高中生,我们毕业35年了!35年来,作为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同许多同学一样,我常常梦见家乡的父老、梦见少年时代的高中同学和老师!这些年来,201班有过几次聚会,包括规模较大的26年、30年聚会,但跨班同学的联络主要还是区域性的活动和出差拜访为主;今天我们4个班的80名同学相聚在美丽的池州,同时还有许多同学在微信上实时交互,这样有全国、全球范围参与的大型跨班聚会是我们80届同学的第一次,又正值毕业35年的纪念,我们应该将聚会办好,聚出友谊、聚出欢乐、聚出成果!

    我个人, 从浮山中学毕业后,到合肥工业大学读了学士、硕士,到英国的爱丁堡大学读了博士,然后在澳大利亚工作了5年,1998年开始在美国的大学里当老师,2006年开始,每年回合肥工业大学工作一段时间。这种南征北战、周游列国的35年经历,我有很多故事和见闻希望同大家分享。我相信每位学友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故事,分享过去的35年是这次聚会的第一项内容。

    去年我两次访问了浮山中学,同几位学友一起去的,母校的变化是巨大的,学弟学妹们的斗志和豪情跟我们当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现在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应届毕业生已经不是重大新闻了。同学们,我们今天的成就是从浮山中学的培养开始的,浮中改变了我们的命运!饮水思源,我们有能力的学友们,可以一起思考策划一下,怎样为母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我们的学弟学妹们能够站上我们的肩膀,走得更高更远,让我们的母校老师分享我们成功的喜悦。我建议大家将这项思考策划作为聚会的第二项内容。

    35年过去了,我们的同学们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以我熟悉的高等学校为例,我们80届同学中有两位入选了国家千人计划,有两位教育部长江学者,我们的同学们在政界、商界、企业等各行各业里也一样优秀出色。现在,有的同学可能开始考虑退休了,有的同学还任重道远,肩负着重大的使命,不管后面的计划是什么样,同学们应该保持联系,相互关心和支持。我建议以学友群和今天的聚会为平台,搭建一个相互联系的机制,为以后的聚会、为我们后面的35年联系提供一个协调。这个机制建立是我建议的这次聚会的第三项内容。

    同学们,过去35年的经历告诉我们:国家需要强国强军,个人需要发奋图强,学友母校需要进一步联络。当年我们以浮中为荣,今天浮中以我们为荣!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