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今天是: |
浮山中学校简介
著名将军、外交家、艺术家,著名校友黄镇为浮山中学亲题校名
中国书法研究所所长、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为浮山中学题写校名
新华社前社长穆青来浮山中学视察并题字留恋
浮山中学为安徽省历史名校,创建于1924年。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一直是省、市重点中学,现为省级示范高中。
浮山中学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著名“将军外交家”黄镇曾在此担任美术教员,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任书记王步文、中共安徽省临委书记柯庆施都曾在此指导革命工作,新中国戏剧奠基人之一、孙炳文烈士之女孙维世随母亲任锐曾在此学习。1968年5月,周恩来总理在京西宾馆接见浮中校友、原二十军副军长朱铁谷时说:“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她是当时那个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2000年4月,新华社前社长穆青视察浮山中学时,欣然题词“名山名校”。2014年5月,前国务委员戴秉国来校视察时嘱托一定要将浮山中学建设得更加美好!
建校以来,浮山中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恪守“启迪民智,振兴国本,发展乡村教育”的办学思想,“心怀天下,泽济苍生”,“抱寒守志、勇毅日新”,用坚实的行动和辉煌的成绩不断谱写教育者的使命与担当,培养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慈云桂、陆大道、王福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曹建国和新西兰、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陈小奇、吴信东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54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700余人,教职工210余人,其中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100余人。学校坚持实施“青蓝工程”和名师工程,不断引领教师由专业性向专家型快速成长,一支由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优秀班主任组成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蔚然形成。2000年以来,学校受到省市级以上表彰的教师有近百人次,其中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劳模)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特级教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1人、省人大代表3人、省教育系统劳模2人、省优秀教师1人、省农村优秀教师1人、省师德先进个人1人、市名校长1人、市中青年专家1人、市名教师2人;开设市名校长工作室1人、名教师工作室2人、劳模创新工作室1人;当选为省市县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20余人;被评为省市县级教坛新星、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最美教师、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近百人次。
近年来,学校坚持全面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特别是高考成绩始终位于全省知名省级示范高中前列,一本达线率基本保持90%左右,本科达线率达98%以上,达600分以上人数约占全省1/50。有多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著名高校录取,还有部分学生考取中科大少年班及空军飞行学员,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授予我校“优质生源基地”荣誉称号。2024年高考,理科最高分694分,省前100名1人,前500名5人,680分以上7人,670分以上21人,660分以上39人,650分以上61人,640分以上97人,630分以上133人,620分以上172人,610分以上230人,600分以上298人。文科最高分638分,600分以上12人,优异的成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浮山中学地处乡村,远离尘嚣,清新宁静的读书环境闻名遐迩,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所历史名校独具魅力。历经风雨沧桑和革命洗礼,学校已跻身为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一定示范作用的省级示范高中,曾先后被评为首届“安庆市最美校园”、首届“铜陵市名学校”、首届“安徽省文明校园”、“安徽省花园式单位”、“安徽省绿色学校”、“安徽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和“全国绿色模范单位”等。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曾对学校办学成绩予以报道。2015年,浮山中学入选“中国各地区顶尖中学排行榜”。2019年,《人民日报》报道浮山中学为“领头雁,以示范感化城乡”。2021年,《安徽日报》、安徽卫视报道浮山中学时,盛赞学校“红色火种,生生不息”。
努力提高思想站位,实现学校发展由传统模式向内涵式发展的跨越,走优质、特色、品牌发展之路,是新时期浮山中学所作的战略思考。新的时期,学校更加强化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坚持“打造优质高效课堂、构建精准训练体系”,通过一系列综合改革和建设,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办学条件发生根本改变。全体浮中人正踔厉奋发,锐意创新,为把学校打造成“省内优秀、国内知名,并具有国际视野”的顶尖省级示范高中勠力同心,奋然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