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浮中校史》:学校发展之办学条件的改善
编辑日期:2014-8-23  作者:单位管理员    阅读次数:次  [ 关 闭 ]

 

一、经费

新中国成立之前,学校经费(含人员工资),主要靠集资、募捐、田租以及学生的学费来维持。民国26年,学校总收入为9700元,其中学费收入为2500元;开支9700元,其中俸给5000元,办公费仅2000元,其余为设备等杂项开支。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各项经费(包括学生助学金),均由人民政府财政拨款来解决,而且经费逐年增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经费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幅度大。以基建费为例,19811988年,各级政府财政拨款累计为97.9万元;19982000年,3年间财政拨款总额为309.75万元。以教职工工资为例,1999年国家拨款102.8万元,2000年国家拨款124万元;20102011两年的校安工程,国家投入2500万元。此外,学校自1981年开办复读班、1988年实行计划外招生以来,学生缴费收入可观,其中1988年、1989年两年收了21.99万元,199920007月,收入为538.16万元。这些收入足以保证学校建设和教学的需要。

二、教寝室

学校初创,只有两间教室,初中开办时,教室增至6间。抗战期间,小学部以方家享堂为教室,初中部以金谷岩洞和几间草房为教室(兼做宿舍)。抗战胜利后,增设高中部,有教室9间。新中国成立后,教室不断增加,1960年有教室18间,1998年建成了逸夫楼,教室总面积达3400平方米,到了2000年已有教室36间(不含科学馆、实验楼的阶梯教室),2012年,共有教室59间。88年来,教室不仅在数量上大大增加,而且在质量方面有很大的飞跃,昔日低矮、狭窄、昏暗的平房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均是高大、宽敞、明亮的现代化楼房。

在寝室方面,新中国成立之初,男生只有24间和中大楼东侧的几间宿舍;女生先是住在华严寺塔院内,后移至校门西侧的小楼上。20世纪末以后,先后建起了学生公寓楼,其中男生公寓楼有3幢,总面积为2724平方米;女生公寓楼有1幢,建筑面积1622平方米。到201212月止,共兴建男生公寓楼6幢,总面积13885平方米;女生公寓楼2幢,总面积2917平方米。

学生教寝室内,教学和生活用具配备齐全,能保障50个班级、4000余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要。

此外,教工住宿条件也大为改善,过去几个人挤在一间宿舍内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有部分教工的宿舍已达到城市的住房标准。到201212月止,兴建教工宿舍楼4幢,153套,面积已达16434平方米。近几年来教师工作安心,没有一人要求调离浮中,这与住房的改善亦有关系。

三、专用楼馆

改革开放的30年间,学校除了兴建教学大楼、学生公寓楼外,还兴建了专用的办公楼、实验楼、科学馆、科技楼、图书馆、综艺馆等。办公楼的建成,为学校领导和二级机构集体办公创造了条件。领导集体办公,有利于统一意志,统一指挥,相互沟通,形成合力,便于学校管理、组织教学和生活安排,克服了过去分散办公的弊端,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有了实验楼和科学馆,各种仪器、电教设备有了安全保管的场所,师生有了进行科学实验和电化教育的课堂,在教与学的效果上上了一个新台阶。图书馆的建成,使大量的图书和资料有了藏身之所,更重要的是发挥了图书、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四、照明状况

学校初创时,教师夜间办公、学生上晚自习,均使用菜油灯(一根灯草,一个盛油小铁锅)。抗日战争前,学校开始从南京、芜湖等地购入美孚公司的洋油(方铁瓶装的),教师办公使用的是玻璃台灯,学生晚自习仍然是两人共一盏菜油灯(每个学生每月需自带半公斤菜油)。抗战期间,沿江一带成为沦陷区,敌人封锁水陆要道,浮山与外界隔绝,师生多以菜油灯照明;抗战胜利以后,学生晚自习开始用汽灯(以洋油为燃料)照明,但时断时续,不能正常使用,教师夜间办公,仍使用台灯照明。新中国成立后,学生晚自习均以汽灯照明,寝室照明使用小煤油灯(灯为一个小墨水瓶,瓶内插一铁管,管装一根纱带为灯芯,系工友自制而成);教师夜间办公,仍使用台灯。19716月,上级调来一名电工,学校购回了224匹马力的柴油机和一套发电设备,开始用电照明,从而结束了汽灯照明的历史。1982年,安徽省教育厅拨款10万元,学校架通了9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从此学校用上了高压电,照明状况大大改善。

五、供水条件

学校初创时,饮用水靠华严寺的古井。随着学校的发展,人员的增多,井水只能供应做饭和饮水,用水则到双瞻阁前的清水塘去挑。新中国成立后,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师生饮用水特别困难,学校安排多名工人,肩挑木桶到河里运水,往返1公里路程;遇到干旱季节,河水退下去,工人挑水的路程更远;有时工人运水不能满足师生需要,学校还发动学生排长队,用脸盆从河边向校内传送。1956年,在放生池北侧新建了一口水井,但水源来自放生池的死水,水质不佳,只能供作用水。1971年以后,学校可以发电,始在现在的大操场下古放生塘边建了一个机灌井,在荷叶头小山上建立一座方形水塔,使学校供水有了初步改善。1991年教师节,枞阳县县长刘玉杰率领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学校进行现场办公,解决了学校许多实际问题,其中当场决定的有自来水工程。同年11月,自来水工程开工,翌年在白荡湖水系石溪河段西侧,建成了一座提水站,埋设管道800米,在实验楼旁建了一座高19米的仿古水塔,从而彻底解决了学校供水问题。

六、交通、通讯

(一)交通

新中国成立前,学校无公路可通,建筑材料和生活物资主要靠白荡湖水路运输;师生往返学校与家里均是步行,学生缴学费均是以粮代币,全靠肩挑背驮,十分不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师生食粮主要靠人工由义津粮站用板车运回;遇到雨雪天,道路泥泞路滑,粮食运输更为困难。1954年冬,大雪月余,路上积雪深达数尺,石溪河水几乎全部冻实,上可行人走马,这种恶劣的气候环境,使学校无法运回粮食,以致阳历年的晚上师生只得喝稀饭。1960年,学校为了改变交通状况,组织全校师生,以班级为单位,按人分段,开辟了一条长9公里的简易公路,接通了枞桐公路,从而改善了“运粮难”的状况。后来公路部门不断拓宽整修这条公路,使之成为县级公路。1977年,枞阳至浮山开通了班车,大大方便了师生。197811月,学校购置了一辆货车,结束人工运输物资的历史。20017月止,学校拥有面包车1部、轿车1部,社会车辆往来浮山的更多,学校对外交通状况大大改善。20115月,县委、县政府重视,交通部门与校方合作,学校集资382万元,改造了浮中至白会公路,全长2.5公里,宽9米,全部是水泥路面。

(二)通讯

1、邮政。抗日战争前,浮山不通邮路,学校发函要到石溪或者义津。抗日战争胜利后,开通了汤沟至罗昌河的邮路,隔日邮差途经浮山送取函件。新中国成立后,县邮局于1952年统一管理邮路,浮山中学的邮件,由义津邮局每天派员送达;学校在传达室前设立了信箱,师生发往外地的函件可以当天由邮递员带走。1991年,学校经邮局批准,设立了邮政代办所,有专人负责邮政业务,大大改善了学校通邮状况。

2、电话。新中国成立前,学校无电话线路可通。新中国成立后,于1958年,学校才埋设了电线杆,购置了一部摇把电话机,架通了电话,但通话时必须通过浮山公社总机中转,对外通话仍是不便。1985年,经邮局同意,学校电话直通义津邮电局,不再经过浮山乡;但学校仍然只有一部话机,设在总务处办公室内,学校领导和其他部门通话仍然不便。1994615零时,义津邮局程控电话开通,学校亦随之结束了摇把电话的历史。20017月底止,学校拥有程控电话机100余部,手机40余部,对内、对外交往十分便捷。到了2012年,手机已高度普及,师生通话可达全球,上网更为便捷。

七、仪器设备与图书

学校初创,教学仪器一无所有。抗战期间,化学实验无法进行,物理教学也只有10余件简单的仪器可供运用。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分配了少量可供实验的化学物品和物理教学仪器,大部分仪器还得由教师“土法上马”自制而成。1955年,高中停办,一部分仪器被调往他校。1978年,学校重新定为安庆地区重点中学以后,仪器设备有所增加。1980年统计,仪器设备总价值约5万元。1991年,上海普陀区的师生,无私援助一套价值9万元的语音教学设备;香港红十字会捐献一台价值港币23万元的净化器。学校自购了数码一体化印刷机2部、静电复印机1部、摄影机1部,还先后建立了语音室、实验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语音设备可供56人同时使用;微机室配有微机80余台。1996年,学校被安徽省教委定为电化教育设备一类达标学校。1998年,班班配有彩电、投影仪、收录机、高频音箱等电教设备;学校拥有卫星电视接收系统,开通了闭路电视。学校在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进行教学与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初办,有图书万册,“文化大革命”期间,损失殆尽。2000年统计,馆藏图书4万余册,报刊100种;2003年,学校先后购置理化生实验室设备和天文望远镜,共计价值60余万元;此后每年都购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实验用品、生物标本和图书资料。201212月止,图书已超过8万册,足以满足师生阅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