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铜陵市枞阳县浮山中学 杨翠林
3月17~18号两天,我有幸参与了2017年江南五市高中英语教学研讨会,认真聆听了来自五市的高三一线教师代表们的精彩发言,及英语大咖邓北平博士的专题讲座,感觉如同拨云见日,受益匪浅,体会颇深。
一、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每一次参加教研会,都感觉自身的很多素养还需要不断加强,不断去学习优秀的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理论提升和复习备考的高效路径
1、教学衰减和有效补偿
教师在传递教学信息和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总体是呈倒三角形衰减的,所以教师要不断改善和提升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于智力因素,教师要针对高考高频考点进行有效固本和培优,必要时要限时训练加以提速。而非智力因素在高考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后期要着眼于对学生的心里疏导,以期保证学生的心里和情绪的稳定以及良好的适应能力。
2、夯实考点,精确备考
高三教师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精选试题,论点评题,提高复习的高效性。鼓励学生建立“错题本”,做到“有疑必问,有得必录,有录常阅,阅必思之”。另外高三后期在频繁考试之余一定要注重反馈的及时性和试卷评讲的高效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可采用“师评生讲,生评师讲”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作文课采用自评和小组合作互评两种方式,提高学生写作及短文改错能力。
3、形成大语法意识
在全新的高考形式下,单项选择已经淡出全国高考的舞台,所以语法教学的尺度很多教师把握得不好。新形式下的语法不讲不行,讲少了也不行,讲多了不行,不系统不行,不实用也不行。我们要建立“大语法意识”,切忌面面俱到,把语法课上成“专业课”,甚至是“专家课”。要注重基本语法的基本用法和常规考法,参照历年真题中对实际语法项目考察及难度配置,合理教授语法。因此“汉语中没有而英语特有”的时态,非谓语动词,名词的数与格就是命题的切入点还有“有特点的”介词,副词,名词性从句及定语从句等也要加大训练力度……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们要认真研读考纲,仔细分析近几年的高考真题,了解命题方向,合理指导学生科学备考。希望今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教研活动,集众家教育智慧之光,走浮中师生双赢之路。